长沙男士品茶,冬至节气还在乱喝茶?老茶客:冬季养生喝茶,这10个要点不能少
冬至又叫亚岁,是中华民族传统四时八节之一,承担着祭祀祖先和家人团聚的重任。老话说,冬至大如年,对老百姓而言,冬至节气非常重要。它不仅反映天气变化,更在提醒大家要进行冬藏修养。
正所谓: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。
冬至以后,各地逐步进入一年中最冷的“三九天”,天寒地冻,万物收藏。此时,阴气最盛,达到顶峰,而体内的阳气才开始萌芽,还非常弱小,需要保养蓄积。
这也就是古人说要在冬至以后调补身心的原因所在,此时补充营养,可以增强抵抗力,改善消化循环,让刚刚萌发的阳气得到充分成长,等到明年春暖花开时,身体机能快速恢复生机。
如果以食物养生,要注意多吃温热食物,驱寒保暖,调养身心。但是,一定要注意虚实之分,虚则补之,如果不虚,正常饮食即可,无需大补。因为现代人根本不缺营养,如果补得太厉害,反而可能造成营养过剩,不利身体健康。
喝茶也是如此。
体质虚寒的茶友,要多喝一些温性的茶叶,包括但不限于熟普、陈年老白茶、重发酵的乌龙茶、红茶和黑茶等等。如果体质燥热,应该多喝绿茶、黄茶、新白茶、生普和发酵度不太重的乌龙茶。
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喜好,选择合适的茶。但是,不管喝什么茶,想要健康养生,都要记住这10条规则。
1.不喝烫茶
冬天天气冷,茶汤容易变凉,冲泡后应尽快饮用,否则寒气入侵,得不偿失。但是,大家喝茶时一定要记住,不能长期喝烫茶,否则可能引起口腔、食管等部位的病变。
2.不喝浓茶
浓茶中咖啡碱、茶多酚等物质含量较正常茶汤偏高,长期饮用会形成依赖,越喝越浓。更重要的是浓茶会导致失眠、影响消化吸收。
3.不喝过期茶
茶叶都有自己的保质期,哪怕是可以长时间存储的普洱茶,也不是越陈越好,超过一定年限,品质会逐步下降。而且,存储时间越长,变质的可能性就越大。尤其是不能长时间存放的绿茶、红茶和黄茶,更要注意保质期问题。
4.不喝空腹茶
空腹不喝茶,这是老一辈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心得,在实践中,也的确如此。茶叶能促进消化,但在空腹情况下,同样会加重肠胃负担,引起很多不良反应。
5.不喝久泡茶
茶叶泡的时间越长,茶汤中所含物质越多,滋味越浓,淡茶也能变成浓茶。同时,放置时间长,还会引起卫生问题。冬天天气冷,喝凉茶也会造成肠胃不适。
6.不喝酒后茶
酒后喝茶,不但不能醒酒,反而会对健康不利。关于这点,大家一定要搞清楚,喝茶醒酒是一个被广泛认可但却错误的常识。
7.不喝睡前茶
冬天养生的关键在于规律作息,早睡早起。茶叶中含有咖啡碱,能够兴奋神经,影响睡眠。如果临睡觉前喝茶,可能导致失眠和频繁起夜,影响休息,还可能着凉。
8.不喝凉茶
凉茶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,但是冬天气温低,血液流通不畅,容易冻手冻脚。凉茶喝下去,对身体的刺激较大,尤其是中老年人,身体机能较弱,很容易出问题。
9.不喝变质茶
有些茶叶因为存储不当,比如没有密封、接触到其他异味、或者处在高温潮湿的环境等,导致茶叶霉烂变质。这样的茶,不管有没有过保质期,都不能再喝了,否则不利于健康。
10.不喝饱腹茶
饭前空腹喝茶不利于消化,饭后立即喝茶,同样对健康不利。饱腹情况下,肠胃正常消化吸收营养,但如果喝茶的话,茶叶中的鞣酸会影响铁元素的吸收,同时茶多酚也会刺激胃黏膜。正常情况下,饭后一个小时再喝茶,才是最健康的选择。
总而言之,冬至之后,真正的寒冬才刚刚开始。此时养生喝茶,要注意防寒保暖,少喝凉茶,少喝浓茶,多喝淡茶,补充水分。大家对此怎么看,你冬天喝茶时喜欢选择什么茶?